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logo有什么含義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logo有什么含義?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位于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52號,成立于1999年,屬于理工類大學,目前學員人數有1千~5千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以及logo的設計理念和寓意。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logo有什么含義

1.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logo含義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logo結合了學校的特點,中英文名稱,還體現了“德能兼備,學以成之”校訓中的精神,LOGO代表著學校的發展歷程,育人標準。

2.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教育廳直接管理。前身是創建于1933年的“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至今已有75年的職業教育歷史,先后為社會培養了近6萬名畢業生。學校現有全日制普通高職在校學生16520人。2006年6月,學校接受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評估結果為優秀。2007年,被列為省級示范性院校建設單位。2008年,被列為國家示范性院校建設單位。

學校有廣州和南海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778畝(其中廣州校區218畝),校舍建筑面積44.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662萬元。學校有實驗實訓場地面積125000萬平方米,有145個實驗實訓室,18個校內生產型實訓基地,650個校外實習基地。現在,全校教職工1116人,專任教師803人,專業教師中有企業背景的占51.1%,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6.16%,“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專任教師總數的71.2%,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青年教師總數的56.1%,學校根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需要,從行業企業聘請了一批兼職專業教師。較好地滿足了目前人才培養的需要,師資結構日趨合理。

學校輕工特色明顯,立足廣東,面向全國,服務地方經濟,促進社會發展,堅持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堅持“高素質為本,高技能為重,高就業導向,創新促發展”的辦學理念,努力實踐和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下設藝術設計學院、計算機工程系、輕化工程系、傳播工程系、食品與生物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經濟系、旅游系、應用外語系、電子通信工程系、汽車系、繼續教育學院等13個院系,共有68個專業。學校與企業合作成立了香港唐宮酒店管理學院等18個培訓服務機構;與企業合作成立了東莞威特隆物流設備研究所等11個技術服務機構;與多家知名企業開展人才訂單式培養。學校與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印度、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開展了交流與合作。

學校有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示范性專業3個,省級示范性建設專業4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11門。學校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近三年學校已出版高職教材及教學參考書263本,獲得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立項21本。承擔省級以上教改項目19項。

連續多年,學校招生錄取分數遠高于省招辦公布的專科第一批出檔分數線,并高于省招辦公布的本科2B出檔分數線,是廣東省高職院校中錄取分數最高和第一志愿上線率的學校。學校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2006、2007、2008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分別為99.46%、99.49%、99.52%。

學校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的“雙證書”制度,“雙證書”專業中學生“雙證書”獲取率達99.16%。學校設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考試站,中央財政支持的食品生物技術實訓基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的數控技術技能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聯合授予的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技能緊缺型人才培訓基地,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的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廣東省中職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學校的軟件學院是廣東省示范性軟件學院。

學校積極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技術服務工作,近年來,與企業合作承擔省級工農業攻關項目、省市技術創新項目21項,開展技術研發和技術革新項目100多項,其中與廣州造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廣州市技術創新專項資金扶持企業技術難題招標項目,合同經費1500萬元;學校承擔教育部留學人員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學校教師項目成果獲得中國輕工聯合會科技進步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佛山市科技進步獎、汕頭市科技進步獎。學校教師現擁有專利48項,專利申請及擁有數、科研經費在全省同類院校分別名列第一和第二。與企事業單位共建科技服務平臺8個,承擔項目39項,批準項目經費達450萬元。

學校重視面向社會的培訓工作,2007-2008學年面向社會、企業、農村勞動力轉移等開展各類非學歷的短期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培訓共計19116人次。學校對4個地區的9所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對口幫扶活動。學校作為廣東省教育廳首批建立的省中職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承擔中職師資培訓任務,至2008年,累計為廣東省240所中職學校培訓骨干教師854人,受到中職學校廣泛好評。近年來,寧夏職業教育代表團、天津職業教育代表團、江蘇省職業教育代表團及外省學校56所和省內高職院校63所到學校交流、考察。

學校是全國輕工職業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理事單位、廣東省輕工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高職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廣東省高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

聲明: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且本文信息僅用于網絡分享展示,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刪除。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國旗大全網,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國旗大全網

原文地址:http://www.xxmh511.com/post/657.html發布于:2024-08-31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表情:
驗證碼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6591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