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師范學院logo含義有哪些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logo有什么含義?廣西民族師范學院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麗川路1號,成立于1939年,屬于師范類大學,目前學員人數有5千~1萬人,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廣西民族師范學院以及logo的設計理念和寓意。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logo含義有哪些

1.廣西民族師范學院logo含義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logo結合了學校的特點,中英文名稱,還體現了“進德修業、崇學善成”校訓中的精神,LOGO代表著學校的發展歷程,育人標準。

2.廣西民族師范學院介紹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坐落在中國通往東南亞門戶城市、桂西南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是桂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被譽為“邊陲明珠”、“南疆國門大學”。

辦學歷史悠久學校的前身是廣西省立龍州師范學校,自1939年創辦以來,歷經廣西省龍州師范學校、南寧專區龍州師范學校、南寧地區第二師范學校等階段。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校名定為“南寧師范專科學校”,是廣西最早成立的三所師專之一。1994年國家教委將學校更名為“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3月26日,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在70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始終立足邊境,艱苦奮斗,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辦學風格,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辦學條件良好目前,學校擁有龍州校區、崇左校區2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043.93畝,另有預留發展用地75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20.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9.5萬平方米,學生宿舍5.3萬平方米。運動場地4.43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60萬元。校內基礎課程教學實驗室和專業技能實驗實訓室84個,教學計算機1147臺,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數277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30多個。校園網覆蓋全部教學區、辦公區和生活區。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60.3萬冊、電子圖書29萬冊、中外文期刊5959種,開通了中國期刊網、維普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網絡資源,建立了自動化檢索系統。

學校設有中文系、外語系、經濟與管理系、人文社會科學系、藝術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物理與信息技術系、化學與生物工程系、體育與健康教育系、社會科學部等10個教學系(部),開辦有6個本科專業(共17個專業方向)和42個高職高專專業(共50個專業方向),涉及了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現有在職教職工440人,專任教師30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122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93人;另有外籍教師6人,外聘客座或兼職教授10人,形成了一支基礎扎實、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發展趨勢良好的師資隊伍。

教改成效顯著學校堅持“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基礎,根據學校發展定位,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加強,教改成效顯著。“十五”以來,學校建成自治區級優質專業2個、校級重點專業6個、校級重點課程10門;承擔自治區級以上教改項目25項,獲得自治區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1項。

科研初見成效學校把科學研究作為促進教學、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據廣西民族邊境地區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發展的需要,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組織力量,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初見成效。“十五”以來,學校共主持承擔了包括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在內的省部級以上課題18項、地廳級科研立項項目132項;獲各類科研成果1600多項,其中出版各類專著23部、教材79部,發表論文1550篇,其中在中文核心刊物發表255篇,被SCI、EI收錄18篇;獲地廳級以上獎勵50項。學校編輯出版的《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服務地方成績顯著學校立足桂西南,面向廣西,充分利用校內豐富的教學和科研優勢,積極主動為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優質服務。2000年至2003年,學校承擔了原南寧地區各縣(市)的初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義務教育工程培訓任務,共培訓3000多人次;2004年以來,先后多次承擔崇左市課改教材師資培訓、課標實驗教材培訓、“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培訓和中小學校長、教導主任、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的培訓任務,共計3700多人次;積極利用建有普通話測試站、普通話測試員多的優勢,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普通話輪訓,共培訓4000多人次;積極為當地邊防駐軍、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培訓計算機操作技術和越南語會話,培訓達2000多人次。學校與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廣西埃赫曼康密勞化工有限公司、廣西中國—東盟青年產業園區、國家級開發區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廣西豐浩集團等企業達成了技術合作的意向。

校園文化特色鮮明學校高度重視特色鮮明、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的打造,圍繞“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的基本準則,突出“邊境性、民族性、紅色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創建開放性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體系。學校堅持舉辦“天琴彈唱”、“導游大賽”、“作客南專”講壇、模擬招聘會、現場模擬采訪、“中越友好交流”、“關愛生命,遏制艾滋”紅絲帶晚會、音樂沙龍、一錘定音拍賣會、走進校園“同一首歌”大型歌會、月末大家唱、美食一條街、買賣一條街等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在各級各類大競賽中,我校選手屢獲佳績。2008年,在廣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評選活動中,我校報送的“打造具有南疆國門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在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

國際交流頻繁學校利用地處中國通往東南亞最便捷陸路交通上前沿地帶的區位優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學校先后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外國語大學、越南東方大學、越南高平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泰國莊甲盛叻察帕大學等東南亞國家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關系,簽訂了實質性的合作項目協議,實現了合作辦學,雙方在教師和學生互派、圖書資料交換、共同舉辦國際會議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成效顯著。

育人質量較高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強化質量意識,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打造學生三個“過硬”(即思想素質過硬、專業知識過硬、從業技能過硬),提升學生“四種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十五”以來,我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作文大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全國語文規范化知識大賽、廣西大學生英語戲劇節、“新華杯”廣西高校計算機應用大賽、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化工)論文設計競賽、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德藝雙馨”青年聲樂廣西賽區總決賽等省部級以上競賽中獲獎項104項;大學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和普通話水平測試通過率高。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總體素質較為滿意。我校畢業生在社會各行各業建功立業,大部分成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力量和業務骨干。據調查,原南寧地區各縣(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初中教師是從我校畢業的,各縣(市)的教學骨干、學校領導和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也有將近一半是由我校畢業生擔任。

社會聲譽良好長期以來,學校立足邊境地區,弘揚“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宗旨,秉承“同心同德,艱苦奮斗”的辦學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國民族體育先進集體”、“全區普通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廣西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廣西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先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安全文明校園”、“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衛生學校”、“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廣西高校教學改革與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這所矗立在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陸路通道上的“國門大學”,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正以更加開放和務實的姿態,向海內外先進教育學習。學校將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推進素質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學科布局,加強自主創新,提升學科建設水平;進一步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注重科技成果轉化,提升服務社會能力;進一步擴大交流,深化合作,提升影響力。學校將堅定信念,樹立信心,腳踏實地,不懈進取,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區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多科性教學型普通本科院校而努力。

聲明: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且本文信息僅用于網絡分享展示,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刪除。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國旗大全網,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國旗大全網

原文地址:http://www.xxmh511.com/post/692.html發布于:2024-08-31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表情:
驗證碼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5966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